- 冯广;阿地拉·阿不都合尼;任正阳;胡宏志;刘洋;刘尊奇;
以氯化锌、硫氰酸铵、4-氨基吡啶为原料,获得一种新型介电功能晶体材料(C_5H_7N_2)_2[Zn(NCS)_3(Cl)](1),并对其进行结构和性能表征。X单晶衍射测试表明,化合物1空间群为P2_1/c,同一晶胞内的拟卤素类阴离子与质子化的4-氨基吡啶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在空间结构内呈现二维结构,且随着温度改变,氢键的键长、键角均发生明显变化。通过介电性能测试显示化合物1在温度为240 K附近均产生明显阶梯型介电常数异常,化合物在一定电压条件下出现相邻两对可逆氧化-还原循环曲线,表明材料是具有电化学稳定的介电材料。
2025年04期 v.36 347-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邵香敏;马杰祎;赵文善;
以4,4’-二氨基苯磺酰替苯胺(DASA)、苯-1,3-二酚、亚硝酸钠等为主要原料,通过重氮化、偶合反应合成了新的深红色偶氮染料4,4’-二(2,4-二羟基偶氮苯)苯磺酰替苯胺,并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液的p H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最终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pH为9.5、温度在-2~3℃,反应时间为1.5 h,产率可达80.5%,并分别用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2025年04期 v.36 358-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陈胜发;张洁;许海燕;
为探究一种高效、省时、节能的多穗柯中总黄酮的制备工艺,通过微波辅助工艺提取多穗柯总黄酮,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影响总黄酮得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以料液比、乙醇浓度、微波时间及温度四个水平进行响应面实验,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优化组合条件。最终得出微波提取多穗柯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5:1 g/mL、提取时间6 min、提取温度70℃。利用该优化提取条件进行试验,多穗柯总黄酮得率达到11.36%,与模型预测得率11.41%的相对误差为0.05%。此优化方法可行,能为多穗柯中总黄酮的提取提供参考。
2025年04期 v.36 363-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3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崔颖涛;董振伟;卢俊辉;李伟;张翼东;
将LiNi_(1/3)Co_(1/3)Mn_(1/3)O_2材料分别在300、450、600、750和900℃进行碳热还原,还原产物在25℃的饱和氯水中溶解1 h,由此探究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在不同的碳热还原温度下的浸锂效率及浸出液中的杂质含量。结果显示,LiNi_(1/3)Co_(1/3)Mn_(1/3)O_2在温度达到450℃时,物相发生明显变化,当温度高于600℃时,还原产物的物相几乎不变;750℃还原产物中Li元素的浸出率最高,为93.32%;而Ni、Co、Mn等元素的浸取率在900℃时最高,分别为9.47%、6.40%和1.21%。
2025年04期 v.36 371-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9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徐俪俐;毛义梅;刘杰;赵化愚;刘俊辉;刘新玉;田庆丰;张世杰;丁涛;
采用苯酐、顺酐和丙二醇为单体,通过调控三者物质的量比,制备了两种含有不饱和C=C双键的不饱和聚酯(EU),利用原位修饰方法将其包覆修饰于纳米SiO_2(HB)表面,制备不饱和树脂修饰的纳米SiO_2,并将其应用于溶聚丁苯橡胶/顺丁橡胶(SSBR/BR)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FTIR)、热失重分析(TGA)和粒径分析对纳米SiO_2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并对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Payne效应、交联密度以及“魔三角”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饱和聚酯已成功包覆修饰到纳米SiO_2表面;经不饱和树脂2 (EU2)改性后,SSBR/BR/HB-EU2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硫化后Payne效应明显提升,且交联密度增加62.8%,证实了大分子链中的不饱和键C=C参与了橡胶硫化反应。与未修饰纳米SiO_2相比,SSBR/BR/HB-EU2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提高了17.0%,抗湿滑性能提高了20.0%,滚动阻力降低了17.9%,有效平衡了“魔三角”性能。
2025年04期 v.36 377-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4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邓志勇;朱海祥;
共聚甲醛(POM)是一种没有侧链的高密度、高结晶性的线性聚合物,共聚甲醛的原料为三聚甲醛和二氧五环。本文聚焦三聚甲醛重沸物对共聚甲醛聚合反应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不同重沸物添加量下聚合反应的转化率、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布、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显示,随着重沸物添加量增加,单体转化率降低,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下降且分布变宽,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变差。这表明重沸物杂质干扰聚合反应,破坏聚合物结构。采用高效重沸物分离方法,可降低重沸物含量,提升三聚甲醛纯度,优化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满足市场对环保、高品质产品的需求。
2025年04期 v.36 384-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2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赵晓飞;郭炜亚;白晶;
铂类配合物在抗肿瘤领域有着卓越的作用,一直以来都是抗癌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合成新型的三核铂配合物[Pt_3(L~6)Cl_3]Cl_3,探究其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Pt_3(L~6)Cl_3]Cl_3配合物在He La、BGC-823、NCI-H460和Hep G-2细胞系中均显示剂量依赖的增殖抑制效果,其中Hep G-2细胞响应最显著,IC50值为8.842μmol·L~(-1),远低于其他细胞系。低浓度时,配合物主要分布于Hep G-2细胞核内;高浓度(20μmol·L~(-1))时,与线粒体共定位。该配合物能显著诱导Hep G-2细胞凋亡,且凋亡比例随浓度增加而上升。同时,随着配合物浓度增加,Hep G-2细胞中的caspase-3、P53、Bax表达上升,而Bcl-2表达下降。结果表明[Pt_3(L~6)Cl_3]Cl_3在肝癌细胞增殖抑制方面表现出显著潜力,其体外抗肿瘤机制主要源于对DNA的破坏,导致细胞应激反应并上调P53基因的表达,进一步促进Bcl-2家族蛋白的变化,且该配合物能够通过caspase介导的线粒体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2025年04期 v.36 390-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3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