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研究亮点

  • 杯芳烃构筑的稳定铋氧簇合物的合成及其CO2催化转化研究

    石景文;张东娣;兰亚乾;

    为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构建CO_2转化为甲酸、甲醇、甲烷等资源的碳循环体系至关重要。金属有机簇合物因其结构明确、活性位点清晰、可设计性强等优点,在CO_2还原领域展现出良好前景。在电催化CO_2还原反应(ECR)的液相产物中,甲酸具有高经济价值,且便于储存和运输,因而在储氢和燃料电池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尽管铋基催化剂在CO_2转化为甲酸过程中展现出较高的选择性和法拉第效率,但由于其通常具有较为复杂的相和组分,导致缺乏明确的结构信息,难以准确识别其活性位点,从而限制了对其反应机制的深入理解。因此,为系统揭示CO_2还原为甲酸的转化机制,亟需设计结构明确、活性位点清晰的催化剂作为研究平台。

    2025年04期 v.36 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5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 ]

特邀论文

  • 4-氨基取代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高瑛杰;赵硕;郭凤伟;胡方芝;李帅帅;

    香豆素作为自然界中一类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具有非常好的生理和药理活性。近年来对4-氨基香豆素衍生物的研究发现其在神经保护、抗癌等方面表现出很好的治疗效果。为了寻找结构新颖、活性优良的香豆素类药物分子,以4-羟基香豆素为基础原料,通过氯代与有机胺的亲核取代反应,制备得到一系列4-氨基香豆素化合物,为快速制备4-氨基香豆素类衍生物提供了很好的合成方法。

    2025年04期 v.36 332-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9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 2,2-二甲氧基丙烷在γ-Al2O3表面吸附理论研究

    刘建勋;吴润东;张荣斌;叶闰平;孙春艳;冯刚;

    2-甲氧基丙烯(MPP)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在众多生产MPP的方法中,气相裂解2,2-二甲氧基丙烷(DMP)生成MPP的工艺因其裂解产物组成简单、易于分离,具备较高的工业化潜力而备受关注,被选为研究对象。以γ-Al_2O_3作为催化剂,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系统研究了DMP在γ-Al_2O_3(100)和(110)面上的吸附行为,同时考察了表面水分子对吸附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110)面,DMP的吸附能与表面Al原子的Lewis酸性强度呈正相关,R~2高达0.99,表明DMP分子优先吸附于较强的Lewis酸性位点。在水分子覆盖的γ-Al_2O_3表面上,DMP分子在表面上的吸附强度显著降低。

    2025年04期 v.36 337-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7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研究论文

  • 可逆介电异常型拟卤素锌基配合物功能材料合成及性能研究

    冯广;阿地拉·阿不都合尼;任正阳;胡宏志;刘洋;刘尊奇;

    以氯化锌、硫氰酸铵、4-氨基吡啶为原料,获得一种新型介电功能晶体材料(C_5H_7N_2)_2[Zn(NCS)_3(Cl)](1),并对其进行结构和性能表征。X单晶衍射测试表明,化合物1空间群为P2_1/c,同一晶胞内的拟卤素类阴离子与质子化的4-氨基吡啶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在空间结构内呈现二维结构,且随着温度改变,氢键的键长、键角均发生明显变化。通过介电性能测试显示化合物1在温度为240 K附近均产生明显阶梯型介电常数异常,化合物在一定电压条件下出现相邻两对可逆氧化-还原循环曲线,表明材料是具有电化学稳定的介电材料。

    2025年04期 v.36 347-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4,4’-二(2,4-二羟基偶氮苯)苯磺酰替苯胺的合成与表征

    邵香敏;马杰祎;赵文善;

    以4,4’-二氨基苯磺酰替苯胺(DASA)、苯-1,3-二酚、亚硝酸钠等为主要原料,通过重氮化、偶合反应合成了新的深红色偶氮染料4,4’-二(2,4-二羟基偶氮苯)苯磺酰替苯胺,并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液的p H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最终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pH为9.5、温度在-2~3℃,反应时间为1.5 h,产率可达80.5%,并分别用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2025年04期 v.36 358-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微波法优选多穗柯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陈胜发;张洁;许海燕;

    为探究一种高效、省时、节能的多穗柯中总黄酮的制备工艺,通过微波辅助工艺提取多穗柯总黄酮,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影响总黄酮得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以料液比、乙醇浓度、微波时间及温度四个水平进行响应面实验,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优化组合条件。最终得出微波提取多穗柯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5:1 g/mL、提取时间6 min、提取温度70℃。利用该优化提取条件进行试验,多穗柯总黄酮得率达到11.36%,与模型预测得率11.41%的相对误差为0.05%。此优化方法可行,能为多穗柯中总黄酮的提取提供参考。

    2025年04期 v.36 363-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3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碳热还原及其浸锂效率研究

    崔颖涛;董振伟;卢俊辉;李伟;张翼东;

    将LiNi_(1/3)Co_(1/3)Mn_(1/3)O_2材料分别在300、450、600、750和900℃进行碳热还原,还原产物在25℃的饱和氯水中溶解1 h,由此探究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在不同的碳热还原温度下的浸锂效率及浸出液中的杂质含量。结果显示,LiNi_(1/3)Co_(1/3)Mn_(1/3)O_2在温度达到450℃时,物相发生明显变化,当温度高于600℃时,还原产物的物相几乎不变;750℃还原产物中Li元素的浸出率最高,为93.32%;而Ni、Co、Mn等元素的浸取率在900℃时最高,分别为9.47%、6.40%和1.21%。

    2025年04期 v.36 371-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9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不饱和聚酯原位修饰纳米SiO2及其在SSBR/BR中的应用

    徐俪俐;毛义梅;刘杰;赵化愚;刘俊辉;刘新玉;田庆丰;张世杰;丁涛;

    采用苯酐、顺酐和丙二醇为单体,通过调控三者物质的量比,制备了两种含有不饱和C=C双键的不饱和聚酯(EU),利用原位修饰方法将其包覆修饰于纳米SiO_2(HB)表面,制备不饱和树脂修饰的纳米SiO_2,并将其应用于溶聚丁苯橡胶/顺丁橡胶(SSBR/BR)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FTIR)、热失重分析(TGA)和粒径分析对纳米SiO_2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并对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Payne效应、交联密度以及“魔三角”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饱和聚酯已成功包覆修饰到纳米SiO_2表面;经不饱和树脂2 (EU2)改性后,SSBR/BR/HB-EU2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硫化后Payne效应明显提升,且交联密度增加62.8%,证实了大分子链中的不饱和键C=C参与了橡胶硫化反应。与未修饰纳米SiO_2相比,SSBR/BR/HB-EU2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提高了17.0%,抗湿滑性能提高了20.0%,滚动阻力降低了17.9%,有效平衡了“魔三角”性能。

    2025年04期 v.36 377-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4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三聚甲醛重沸物对共聚甲醛聚合反应的影响研究

    邓志勇;朱海祥;

    共聚甲醛(POM)是一种没有侧链的高密度、高结晶性的线性聚合物,共聚甲醛的原料为三聚甲醛和二氧五环。本文聚焦三聚甲醛重沸物对共聚甲醛聚合反应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不同重沸物添加量下聚合反应的转化率、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布、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显示,随着重沸物添加量增加,单体转化率降低,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下降且分布变宽,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变差。这表明重沸物杂质干扰聚合反应,破坏聚合物结构。采用高效重沸物分离方法,可降低重沸物含量,提升三聚甲醛纯度,优化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满足市场对环保、高品质产品的需求。

    2025年04期 v.36 384-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2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新型多吡啶类三核铂配合物抗肿瘤活性研究

    赵晓飞;郭炜亚;白晶;

    铂类配合物在抗肿瘤领域有着卓越的作用,一直以来都是抗癌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合成新型的三核铂配合物[Pt_3(L~6)Cl_3]Cl_3,探究其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Pt_3(L~6)Cl_3]Cl_3配合物在He La、BGC-823、NCI-H460和Hep G-2细胞系中均显示剂量依赖的增殖抑制效果,其中Hep G-2细胞响应最显著,IC50值为8.842μmol·L~(-1),远低于其他细胞系。低浓度时,配合物主要分布于Hep G-2细胞核内;高浓度(20μmol·L~(-1))时,与线粒体共定位。该配合物能显著诱导Hep G-2细胞凋亡,且凋亡比例随浓度增加而上升。同时,随着配合物浓度增加,Hep G-2细胞中的caspase-3、P53、Bax表达上升,而Bcl-2表达下降。结果表明[Pt_3(L~6)Cl_3]Cl_3在肝癌细胞增殖抑制方面表现出显著潜力,其体外抗肿瘤机制主要源于对DNA的破坏,导致细胞应激反应并上调P53基因的表达,进一步促进Bcl-2家族蛋白的变化,且该配合物能够通过caspase介导的线粒体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2025年04期 v.36 390-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3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进展与评述

  • 硼酸类葡萄糖探针的研究进展

    任丽娟;张方圆;李春芳;姚庆强;王凯;

    葡萄糖探针的开发是分子识别领域的研究热点。生物体内异常的葡萄糖变化往往与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包括糖尿病、肥胖、恶性肿瘤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因此,寻找简单、有效的葡萄糖探针对相关代谢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大意义。硼酸类化合物能够迅速与葡萄糖等糖类物质中1,2-或1,3-二羟基可逆性结合,这一特性使其成为识别葡萄糖的理想分子探针。此外,硼酸类探针具备合成简便、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等优点。本文首先阐述了硼酸与葡萄糖的识别机理,并对近年来基于硼酸类的葡萄糖探针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包括荧光探针、电化学探针、凝胶探针和光子晶体探针等。通过比较不同类型探针的检测原理和性能,深入探讨了各自的优缺点。还重点探讨了硼酸葡萄糖传感策略在未来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从连续血糖监测及复杂生物体系中葡萄糖的实时动态监测两方面展望了硼酸类葡萄糖探针的应用前景。

    2025年04期 v.36 396-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1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 镁基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

    王曹宇;隋志方;李伟杰;任铁钢;

    镁基储氢材料因其储氢量大、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等优点而被认为是最具应用前景的金属储氢材料之一。但是镁基储氢材料的吸、放氢焓值高,速度慢,导致其热力学性能稳定,反应动力学性能差,极大地限制了镁基储氢材料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近年来,对镁基储氢材料性能的改善是研究热点,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镁基储氢材料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合金化、添加催化剂、纳米化等几种改性方法对镁基储氢材料微观结构、热力学性能、动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后,展望了镁基储氢材料的发展前景。

    2025年04期 v.36 426-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2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高教研究

  • 思政元素融入“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以绪论章节为例

    胡卫平;种瑞峰;常凤香;徐元清;

    “分析化学”课程是高等学校化学及相关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课程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目标产出为导向,深入挖掘“分析化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探索其在教学实践中的融入路径。这一探索不仅有助于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引领,更能促进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的有机融合,提升育人成效。以“绪论”章节为例,详细阐述了思政案例的设计思路、教学实施策略,并进行了教学反思,以期为同类课程提供参考。

    2025年04期 v.36 436-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5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 ]

  • 《化学研究》征稿简则

    <正>《化学研究》创刊于1987年,是由河南大学主管主办、河南省化学会协办的化学类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发行),主要刊载化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资深专家的综述性文章。栏目设置有特邀论文、前沿与亮点、研究论文和进展与评述。本刊接受中、英文1稿件征,稿来要稿求必须论点明确、文字精炼、数据可靠。

    2025年04期 v.36 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 下载本期数据